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员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培养方案,参与修改完善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班、国家基地班和普通班的培养方案。建立规章制度和奖励措施,保证实验室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包括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实验技能竞赛、趣味化学竞赛等项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条件和氛围。
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长期签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环境与健康菁英班”人才培养模式,每年选拔30名本科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兴趣启发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与烟台万华集团开展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合作,烟台万华集团特设立了“山东大学-万华集团”创新人才奖学金。
实验室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人才融合培养,每年吸引优秀学子跨专业至实验室相关学科学习,提高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素养;设置研究生国际班,为留学生科学设置相关课程计划,所有留学生均由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担任导师;积极组建外籍教师队伍,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实验室国际化水平。
近5年,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在PNAS、JACS、Angew. Chem.、Nature Commun.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279篇,1区论文171篇。
代表性成果如下:
1)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梁学琛2019年获中国“吉林化纤杯”碳纤维复合材料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该赛事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2)Tumor Microenvironment Sensitive Polypeptide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Efficiency
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高至亮,现为山东大学副教授,于2019年参加了第四届亚太超声化学国际会议(4th Meeting of the Asia-Oceania Society of Sonochemistry),荣获亚太超声协会(AOSS)最佳墙报奖。参加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国际会议5th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获口头报告优秀奖。
3)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益彤,2019年度获第十七届“东方胶化”杯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奖学金,该奖项主办单位为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委员会。
4)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厉晓扬同学,2020年度荣获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授予的第十八届“东方胶化杯”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优秀成果二等奖。
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芝同学,现为山东大学教授,2019年度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委会首届菁青化学星火奖,2021年度获得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